主管单位: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:中国健康传媒集团
  • 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
  • 国际标准刊号:ISSN 1673-5390
  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
  • 国内统一刊号:CN 11-5362/D
  •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
  • 荣获"2018中国最美期刊"
  • 中文期刊网
  • 万方数据-数字化期刊群
  • 会员登录
  • 杂志征订 法规库
    理事会 专家库
    对外合作
    监管科学研究 质量安全论坛 国际监管比较
    智慧监管视界 监管智库报告 依法监管实践
    经典案例探讨 食药科普空间
   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年鉴
    视频
    曝光
  • 当前位置>
  • 首页>
  • 文章
《中国食品药品监管》
  • 分享
  • 打印
中药尽量别打粉吃
夏婕妤

    看中医吃中药,是现代人治病、保健的方式之一。煎煮一副中药通常需要浸泡、煎煮、过滤,过程长达2~3小时。特殊的中药还需要经过先煎、后下、另煎等处理,才能使有效成分溶出,保证药效发挥完全。但很多患者因工

作忙、煎煮服用不方便,选择将中药打粉后冲服或装入胶囊。这么做可能会改变药效,而且有些药本身也不适合打粉,以下几点必须注意:


  1.动物组织或者动物药材不适合打粉。尤其某些本身易被微生物污染的药,如桑螵蛸,是动物卵鞘,含有病原微生物,最好经煎煮高温消毒后服用。


  2.有毒性的药材不适合打粉,这类药打粉后因混合不匀,导致无法准确控制每次服用的量。打粉后可能致药效增强,毒性也随之增大。例如,全蝎具有通络止痛的功效,煎服需3~6克,而研粉吞服每次只需0.6~1克。


  3.含挥发油的药材打粉要注意粉碎机温度,如枳壳、豆蔻、薄荷等,粉碎机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温度较高,可能导致有效成分挥发油的蒸发,应采取短时间多次粉碎的方式,尽量降低粉碎机操作温度,减少挥发油的蒸发。


  4.黏性重含糖量高的药材打粉要注意干燥,如熟地黄、枸杞子等,易吸潮软化发黏,应低温干燥充分。不然易粘附在打粉机内壁,影响药粉的细度。


  5.打粉中药需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,储存不要超过两年。也可密封好后放入冰箱冷藏,但不宜时间过长,以免药粉吸潮变质,影响药效。

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中药师 夏婕妤

网站集群

  •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
  •        
  •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
  •        
  • 中国医药报
  •        
  • 中国食品药品网
  •        
  • 药师在线
  •        
  • 食安在线
  •        
  • 医药大学堂
  •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新媒体矩阵

  •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
  • 中国医药报
  •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
  • 食药舆情
  • 药师在线
  • 药圈
  • 考啦医学
  • 双安双创
  • 医科微讯
  • 青囊MOOK
  • 杏林墨香
  •  

快速链接

  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
  •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
  •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
  • 国家药典委员会
  • 总局药品审评中心
  • 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
  • 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
  • 保健食品审评中心
  • 总局药品评价中心
  •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
  • 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
  • 行政事项受理服务和投诉举报中心
  • 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
  •        

@2017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 招聘合作版权京ICP备19039746号-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3381号